相差8个中芯国际!中国院士道出芯片现状,龙芯总设计师被误会了

2021-03-25 10:16:01

因为早期在半导体产业链上的技术布局迟缓,加上“造不如买,买不如租”的理念干扰,造成国内半导体行业在高端芯片芯片领域的技术空白,让台积电技术愈发现金的同时,技术鸿沟也逐渐形成。尤其是在华为芯片成绝版之后,致使在芯片制造环节的短板彻底暴露。

为了保证在半导体行业的未来竞争力,国家和企业开始联手对半导体行业进行深切布局。将集成电路设立成一级学科,对行业进行税费减免,甚至成立专门的芯片大学来储备未来所需的市场人才。与此同时,不仅华为宣布要深耕半导体行业,业内统计数据显示,有2万家企业都开始转型布局半导体行业,为5年芯片自给率达70%创造坚实的基础。

从表面上看,行业的政策面都开始向半导体行业倾斜,眼下国内已经出现“东方芯港”这类大型的芯片基地,而华为方面之前也被传出芯片工厂已经封顶,完成70%芯片自给率的目标看起来不是特别难。那么眼下行业内的真实供需关系又是什么样子的,最后能不能完成这个目标呢?

让人没想到的是,中国院士吴汉明却给整个行业泼了盆冷水,在一次采访中他道出芯片行业的现状。吴汉明院士指出,当前我国芯片制造产能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,供给能力和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,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,再过几年国内产能和需求的差距至少相当于8个中芯国际现在的产能。

相差8个中芯国际,这恐怕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比重。而这样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,这里不妨看看中芯国际的财报。2020年中芯国际发布的财报显示,企业全年营收超过39亿美金,约合人民币253亿。作为参考,2019年的营收则为31.2亿美金,约合人民币201亿。

换句话说,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录,中芯国际的业务增长速率是约为25%。倘若以去年中芯国际的营收作为参照,再过几年后,国内半导体产能和需求的供给产能换算为数字将超过2000亿。既然如此,有没有解决方式呢?其实对此中国院士吴汉明也给出建议,就是从现在开始加速扩产。

说句实在的,要想几年之内缓解行业过于依赖外部供给的局面,扩产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,很多国际巨头都是这样做的。比如三星和台积电,已经都有赴美建厂的意图,扩张供应的目的再明显不过了。再比如中芯国际,此前曾花77亿去购买芯片制造设备,一方面能扩充产能,另一方面也能应对全球后续还可能进一步爆发的缺芯潮。

其实说到这里,我们应该真诚对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道个歉,他当初的话还是被误会了。胡伟武谈及芯片时曾说过,没必要追赶5nm,现阶段14nm已经够用。当初部分人认为不能不思进取,而应该勇于创新。

可现在再看这句话,其实很现实也很务实,在很多场景中,14nm的芯片能覆盖超过9成以上应用,而中芯国际不管在芯片主要制程上的营收还是此次采购设备的范畴,都不是冲着突破5nm而去的。所以胡伟武这句话的本意应该是没必要盲目追逐5nm,但可不意味着止步于5nm。

不得不说,龙芯总设计师是真没说错,面对现在还无法追赶的5nm制程,需要的不仅是勇于投入研发的精神,而且还需要稳固技术基础,只有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才能有资金和实力去探索和钻研,张嘴闭嘴谈弯道超车或许能提振士气,但是对于脚步的推进是没有太大作用的。


电话咨询
产品中心
解决方案
关于我们